钢琴在生产过程中,需要一个过渡性,这就会出现钢琴走音,变音, 这块就需要调音师来调整钢琴的音律,保持最好的音律状态。
在保证音准质量前提下,最短周期是多少?最少的调音次数是几次?有何理论根据?这是本文的宗旨。
据了解我国几家钢琴厂在钢琴生产过程中对调音周期都有要求,一般是从拨第一遍音开始到出厂共调6次,周期在12—15天(有的厂家执行此周期很严格,有的不甚严格)。这个调音次数、周期的设置是经验所。在20世纪50年代调音周期为24天,60年代也是由笔者通过实践取得成功改为15天。从24天改为15天缩了三分之一,音准质量并未显示出明显的下降。随着生产的发展,15天也不能适应生产了,又迫使进行改革,而这种改革既是迫切需要的,也是完全可行的。
据我厂技术人员出国考查及有关资料反映,国外钢琴生产已成为流水线方式,有的月产量达到万台以上。如设置15天调音周期,将有5000台琴作为周转,其所占地面积,积压的资金之巨大是可想象的,实际上是在流水线生产过程进行调音,成品完成即可出厂,中间无静置期。据反映琴行中及顾客家中还进行调音,但那是另一回事。
国外的情况只是为我们提供了缩短调音周期可行性的启迪,加以应用还需结合我们的具体生产方式及质
量情况进行分析研究。
宜安品诺二手琴厂火热赣州二手琴行招商活动
|